阳高—天镇一带干热岩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项目现场。
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地热+”综合能源供热示范工程已累计建成10余座“以地热能为主、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岛,供热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在忻州、朔州,已初步形成温泉康养旅游、工业利用等多元化利用方式;在运城市,已建成在用浅层地热供热(制冷)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在天镇县,已建成高温地热能科研试验示范电站,装机容量580千瓦……
这一个个事例表明,地热已经成为我省新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热是地球内部所储存的热量,是一种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可利用的地热资源主要包括天然出露的温泉、浅层地热能、中深层(水热型、岩热型)、干热岩等4种资源类型。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山西省地热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指出,我省浅层地热能资源丰富,估算年均可开采资源总量约1.28亿吨标准煤,占全国可采总量的18.28%,预期可制冷面积12.27亿平方米、供暖面积6.67亿平方米。其中,太原、忻州、晋中、大同、运城、朔州、长治和临汾8市适合地源热泵的适宜区、较适宜区面积约为4464平方公里,可供建筑供暖(制冷)面积约6.7亿平方米。中深层地热能资源分布广泛,经前期勘查,全省已圈定地热田57处,总面积约5.59万平方公里。回灌条件下可开采资源总热量相当于每年1.35亿吨标准煤,占全国可采总量的7.25%。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实现地热高效开发利用是构建能源革命绿色引擎,推动山西从高碳高耗能的经济模式向低碳高效模式转型的重要一环。
位于运城市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山西新源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最专业的地源热泵生产制造与检验检测企业,目前拥有国家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7项。
该公司采用地源、水源热泵技术,先后在运城市多个社区、医院和村镇实施了多个浅层土壤源/水源热泵项目,提供了70万余平方米的供暖制冷服务。
“与传统的供热相比,地源热泵的能效比已超过1∶5.5,比用电和用天然气供暖节能30%和40%。”山西新源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群发表示,地源、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在为持续巩固扩大清洁取暖制冷成果、保障取暖制冷用能稳定供应、新增清洁取暖制冷改造等方面提供新方案的基础上,也为不断完善清洁取暖制冷长效机制,努力构建清洁高效、运行稳定、群众满意的清洁取暖制冷体系开辟了新途径。
在冬季的天镇县谷前堡镇水桶寺村,山西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科研示范基地用透明的玻璃幕墙将棚内外隔成了两个世界:外面冰天雪地,棚内绿意盎然。温室里的草莓、小油菜长势喜人。“基地以地热能为热源,通过地面及棚顶管道为室内立体式供暖,实现了地热资源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基地负责人介绍。
2020年3月,省自然资源厅立项的“阳高—天镇一带干热岩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探孔钻探至地下1624米时,出水温度高达160.2℃,成为我国中东部地区温度最高、自流量最大、深度最浅的干热岩资源之一。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天镇县此次发现的地热资源,相当于13万户家庭1年的用电量。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以来,我省地热能产业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得到了较快发展。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采用“以地热能为主、多能互补”的清洁取暖方式,形成了政企合作、特许经营共谋发展、技术创新科学开发、政策扶持良性发展的开发模式;忻州地热温泉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则是充分发挥当地优越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形成集地热开发利用与文化旅游、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经济产业链……这些都为全省地热能开发提供了经验。
近年来,我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具有多元化发展趋势,专业化从事地热供暖的市场主体从无到有。但总体上看,我省专业化从事开发利用的企业相对偏少,还需大力培育和扶持,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为地热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4月18日,山西省地热行业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旨在为会员搭建地热勘查及开发利用的政策、技术交流与服务平台,发挥好政府、企业与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全省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按照《山西省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我省要着力打造晋北(大同市、忻州市)、晋中(太原市、晋中市)、晋南(临汾市、运城市)三大地热勘查开发利用基地,全面提高地热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程度,持续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高质量发展,使其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根据《规划》,至2025年底,达到“十四五”规划开发利用目标后,每年可替代标准煤58万吨(相当于3.5亿立方米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8.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约0.3万吨,减少粉尘约0.5万吨,减少煤灰渣约5.8万吨。到2035年,三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地热资源在新能源中的占比大幅提高,地热能在推动我省由传统能源大省向新型综合能源大省转型作用更加凸显,地热能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王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