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说经济

山西省国资委:高质量党建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4-06-02 16:13:02 来源: 山西晚报 作者:
摘要: 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可视化的项目建设运行平台。“硬科技”锻造新质生产力,太重焕新版高端智能采煤机。5G(技术)远程操作挖掘机、新材钠离子电池、高性能碳纤维&hell

 

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可视化的项目建设运行平台。

“硬科技”锻造新质生产力,太重焕新版高端智能采煤机。

5G(技术)远程操作挖掘机、新材钠离子电池、高性能碳纤维……一系列技术与产品,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全球首批量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投运,全国首个2000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投产,液压挖掘机、工程起重机批量化产品研发已实现销售收入近亿元……一项项科技成果,在三晋大地落地生花,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山西省国资委充分发挥高质量党建引领创新赋能作用,和18家省属企业一起向“新”而行、以“智”为擎,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积极探索新领域、新赛道上逐浪而行。

向“新”而行,聚焦科技创新

太重自主研发的6.7MW风力发电机组样机,日前已在河北某风场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这台来自太重的“大风车”,预计每年输出1600万度清洁电能,可满足7000个家庭一年的正常用电需求,相比于使用煤炭发电,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520吨……

山西航产集团以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为契机,同步建设的“太原武宿零碳机场”是国内首个零碳机场。建成达产后,预计光伏年均发电量约1.2亿kWh,集中供热面积约98.9万平方米、集中供冷面积约69.4万平方米,年总降碳量11.82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了657万棵树,增加森林面积7880万平方米……

初夏的三晋大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与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忙碌情形相呼应的是,山西省属企业聚焦新质生产力,以强烈紧迫感和强有力举措狠抓科技创新,在多个领域、多条赛道蓬勃发力。

科技创新,核心技术是关键。2023年以来,山西省国资国企系统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相继在省属企业中取得突破:潞安化工煤基合成Ⅲ+基础油、晋华炉工艺技术,太重集团基于5G(技术)远程操作的挖掘机、10兆瓦风电机组,华阳新材钠离子电池、高性能碳纤维,晋能控股煤矿区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等技术与产品,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

今年,为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省属企业充分发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作用,山西省国资委印发了《省属企业科技创新“1551”工程实施方案(2024-2028年)》,一体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资金链、数据链、服务链融合发展。

“1551”工程实施方案中,突出了“五大”功能定位:一是抢当科技人才集聚地。构建全面、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体系,力争实现企业“两院”院士零突破。二是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重点推进首批14个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77项首批研发项目。三是竞当融通创新示范地。引导省属企业联合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四是甘当成果转化试验地。建设各类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实现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无缝衔接。五是争当产业发展新高地。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实现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通过加大“一揽子”政策供给,打通企业创新工作的痛点、堵点,加大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供给,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力争让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变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

以“智”赋能,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无论是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还是拓展新领域、形成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建立新优势,都离不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在改革创新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我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如何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

2023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省国资国企系统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协同推进新一轮改革,制定了一系列特点鲜明、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在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的基础上,山西国有企业、各级国资监管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健全工作机制,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序推进。

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坚,14户省属企业扎实开展原创技术策源地示范建设,构建起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院梯次衔接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组织省属能源企业制定“五个一体化”运营示范项目,成效显著。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太重集团获批建设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发世界第一台基于5G远程操作的挖掘机;交控集团隧道智能检测系统成功在13条高速公路推广应用。

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迅猛,华阳新材积极参与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迈入全国“第一梯队”;云时代组建技术创新联盟,申报2023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持续深化重点任务,潞安化工完善董事会“六位一体”论证决策工作机制;华新燃气压减4级以下子企业9户;山西建投完成安装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太原市推动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公司分类改革;大同市推动国有资本向公共服务领域和“四大”赛道集中,续建、新建项目57个。

做深做精专项工程,太重集团3户子企业入选“双百行动”及“科改行动”示范企业;晋能控股清洁能源公司被评为“优秀”等次“双百”企业。

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山西国有企业、各级国资监管部门统筹推进改革,力争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在战略布局上继续进行优化,省级国有资本要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加大投入,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省属企业要开展内部专业化整合,持续推动“瘦身健体”,加快“两非”“两资”处置。市县国有资本,要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重组整合系统内规模小、能力弱的企业,改善供给需求,引导要素流动,增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以人为本,聚焦激发人才活力

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最大践行者、推动者,山西国企如何凝心聚力,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

山 西国有企业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强化人才工作主体责任,形成了“一规则一细则一指引两机制”。引导开辟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兼职兼薪”、“候鸟式”聘任、“双休日”专家等各具特色的新型柔性引才方式。这种人才引进的新模式,给山西人才力量注入了强劲动能。

制定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联合培训计划。建立省属企业高端人才信息库,持续健全人才队伍的储备管理。动态更新外部董事人才库、省委联系服务专家和省国资委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名单。开展省属企业人才专项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组织开展省属企业博士引进专项行动和柔性引才专项行动。

截至2023年年底,山西省属企业共有三支人才队伍36.92万人,其中经营管理人才14.6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8.76万人(其中在经营管理岗位上的有8.97万人),高技能人才12.50万人。

今年我省将持续实施育才引才三个专项行动,完善对引进高端人才的激励和服务保障措施。动态管理省属企业工程师人才信息库,为企业提供精准人才数据支撑。此外,还将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打造科技人才集聚平台,举办人才培训班,提升科技人才业务水平。

以“质”致远,聚焦企业现代治理

市场风云激荡,科技迭代更新,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对省属企业进行现代化治理,才能不断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才能以“质”致远?

现代化企业需要进行现代化治理,才能为其发展注入新动能。山西省属企业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党建入章”审核把关,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党委“前置事项清单”。着力构建省属企业党建“1156”工作体系,重点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常态化开展党建项目化和“一企业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

推进科学、理性、高效的董事会建设,完善董事会授权的定期跟踪、评估调整机制,保障经理层履职行权,加快制定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畅通市场化流动和退出渠道,开展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质量提升专项工程,推动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落地实施。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强化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完善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对科技型子企业的重点科研人员及团队,继续实行工资总额单列管理,对符合省里规定的急需顶尖人才的工资,原则上可采取更为灵活的薪酬分配办法,此类人员的工资总额单列管理,不与经济效益联动。

对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省属企业,探索实行结构化或者复合挂钩方式确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对应用基础研究科研骨干人员历史贡献在薪酬分配激励中未充分体现部分予以薪酬补偿。建立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发展“双通道”。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才,优先在科研序列破格任用或提拔。探索开展项目组科技攻关模式,开展岗位分红、项目收益分红。

发挥科技创新动力引擎作用,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大政策要素供给,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从而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提升省属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

2023年,全省国资国企系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理论、搞调研、抓整改,组织召开主题教育调研成果及典型案例交流会,形成14项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着力解决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偏高的问题,推动省属企业经营趋稳向好。

党建引领、创新赋能,山西国资国企正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积极加快新领域新赛道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山西实践贡献更多国资国企力量。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