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钱龙 孙宇佳)民营经济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也是经济创新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创新提升行动方案,支持民营经济一揽子政策,全面开展市场主体倍增、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大力推动产业链“链长制”和专业镇建设,持续推动“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省法治、政务、信用、人文和要素保障环境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和民营经济有长足发展。今年山西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民营经济发展再一次成为小组讨论以及提案建议的热点话题,委员们各抒己见,畅谈思路,从多角度入手为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
何进委员: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
“做好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工作,要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激发民营市场活力,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山西省政协委员、中科路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进表示。今年,她立足于经营主体的诉求和关切,提出多个具有针对性的优化营商环境建议,期盼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实现便企、惠企。
“转型发展中的营商环境,市场化是根本和基础。”从优化营商环境角度来说,何进认为,积极打造转型发展建设中“市场需要与政府有为更好结合”的市场化营商环境非常重要。她建议,要进一步厘清市场和政府的边界,让市场有效、政府有为。注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施策,尊重市场规律,增强政策精准性。突出企业和企业家的市场主体地位,落实关心关爱民营企业家的重要举措,营造尊商重商的浓厚氛围,优化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软环境,让民营企业在山西省转型发展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何进认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必须发挥好法治的保障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何进建议,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研究制定民营经济产权保护相关条例或实施细则,全面加强对民营企业产权、知识产权和企业家财产权、人身权及自主经营权等各类权益的保护,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加强执法检查和政策监督落实,推动民营企业诉求“事事有回音”,让政策制度更好地转化为民营企业的投资“强心针”。
曹立强委员:培育壮大专精特新,助力建设制造强省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是推动山西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发展格局下山西省制造业实现价值链攀升、产业链进阶以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的有力举措。
近年来,山西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先后打造了政策供给、要素保障、梯度培育、转型上市等全链条孵化、培育、壮大体系,形成了创新赋能、金融赋能、数字赋能、上链赋能等全方位服务格局。截止2023年底,全省累计培育239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然而,作为新发展格局下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方面却还存在一些瓶颈和问题。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卓越晋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立强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重点细分领域竞争力弱、数字化赋能水平不高等问题仍然是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对此,曹立强建议,扩宽融资渠道,在财政方面提供支持,为专精特新企业纾困解难。通过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企业产学研用结合模式、组织实施专精特新企业融通发展行动计划等,建立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创新升级。
“作为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增强山西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坚实支撑。相信在各部门的努力下,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潜力一定能得到进一步释放。”曹立强表示。